儿童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,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、突发的、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,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、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。若怀疑孩子患有抽动症,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类检查:
体格检查
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,重点检查神经系统,包括观察孩子的姿势、步态、肌肉力量、肌张力、反射等。通过体格检查,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,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引起类似抽动症状的躯体疾病,如脑瘫、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。例如,脑瘫患儿可能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、肌张力异常等表现,与抽动症的部分症状有相似之处,但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可以进行区分。
心理评估
心理评估对于诊断儿童抽动症至关重要。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包括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(YGTSS)等,该量表可以从抽动的频率、强度、复杂性、干扰程度等多个维度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进行量化评估,帮助医生了解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。此外,医生还会通过与孩子和家长的交流,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、情绪变化、行为特点等,判断是否存在焦虑、抑郁、强迫等共患病,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常常与抽动症相互影响。
脑电图检查
脑电图检查可以记录大脑的电活动情况。虽然抽动症患儿的脑电图大多正常,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异常,如轻度弥漫性慢波增多等。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排除癫痫等其他脑部疾病,因为癫痫发作时也可能出现不自主的运动和意识改变,与抽动症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。
头颅影像学检查
头颅磁共振成像(MRI)或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孩子大脑的结构和形态,排除脑部肿瘤、脑损伤、脑发育异常等器质性疾病。这些器质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类似抽动症的症状,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鉴别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