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,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、突发的、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,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、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。其具体表现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。
运动性抽动表现
简单运动性抽动:这是抽动症早期较为常见的表现,通常突然、短暂、单一。比如频繁地眨眼、皱眉、吸鼻子、撅嘴、张嘴、伸舌、摇头、耸肩、甩手、踢腿等。这些动作往往是不受孩子控制的,可能在孩子紧张、焦虑或疲劳时加重,而在放松、专注做某事时减轻。例如,有些孩子在写作业时抽动症状会相对减少,而在与家长争吵或在学校面临考试压力时,抽动会明显加剧。
复杂运动性抽动:随着病情的发展,孩子可能会出现较为复杂的运动性抽动,表现为多个肌肉群协调完成的动作。比如蹦跳、旋转、弯腰、拍打自己、触摸他人或物品、模仿他人动作等。这些动作通常比简单运动性抽动更明显,也更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,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发声性抽动表现
简单发声性抽动:孩子会发出一些突然的、无意义的声音,如清嗓子、咳嗽、哼哼、尖叫、犬吠声等。这些声音通常短暂而急促,没有明显的语言意义,但会反复出现,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和不适。
复杂发声性抽动:复杂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孩子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,但往往是重复的、无意义的或秽语。例如,孩子可能会反复说一些脏话、骂人的话,或者不断地重复广告词、歌曲片段等。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形象,还可能导致孩子被他人歧视和孤立,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