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行为发育科

多动症

口碑榜单!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李怀宁:儿童多动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

儿童多动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需结合行为干预、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,形成综合干预体系,具体如下:

一、行为干预:建立规范行为模式

正强化机制:通过代币奖励系统(如完成作业后给予贴纸,积累可兑换玩具)鼓励安静坐姿、专注完成任务等目标行为。家长需制定具体行为目标,如“连续15分钟专注写作业”,避免模糊要求。

结构化任务管理:将作业拆解为15-20分钟单元,配合计时器建立时间观念。使用可视化任务清单(如“今日待办事项”图表)辅助孩子逐步完成目标,减少因任务繁重引发的逃避行为。

消退法与行为矫正:对不良行为(如随意打断他人)采取暂时忽视策略,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训练替代行为(如举手发言)。教师可采用“邻近控制法”调整座位,减少干扰因素。

口碑榜单!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李怀宁:儿童多动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

二、心理治疗:提升自我调节能力

认知行为治疗(CBT):针对8岁以上儿童,通过“停-想-做”三步法训练冲动控制。例如,在想要抢夺玩具时,先深呼吸、思考后果,再选择合作或轮流玩耍。结合情绪温度计等工具,帮助孩子识别情绪信号并调节强度。

家庭治疗:调整亲子互动模式,减少批评性言语。家长需学习一致性管教技巧,如“3:1积极反馈原则”(每1次负面反馈伴随3次表扬),建立清晰规则并即时反馈。

社交技能训练: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社交场景(如购物、借物),训练轮流等待、分享合作等能力。小组治疗中使用视频反馈帮助孩子理解他人情绪,教师可定期开展社交技能课程。

三、药物治疗:调节神经递质平衡

中枢兴奋剂:如哌甲酯(专注达),通过增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改善注意力。适用于中重度多动症,但可能引发食欲下降、失眠等副作用,需严格遵医嘱用药。

非中枢兴奋剂:如托莫西汀(择思达),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起效,副作用较少但起效较慢。适用于共病焦虑或对兴奋剂不耐受的儿童。

四、生活方式调整:优化成长环境

规律作息:保证每日9-11小时睡眠,建立固定睡前仪式(如阅读、轻音乐)。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屏幕刺激,防止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。

饮食管理: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(如深海鱼、坚果),减少含人工色素、防腐剂的加工食品。研究显示,高糖饮食可能加重多动症状。

运动干预:每日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(如游泳、骑自行车),有助于释放过剩精力并提升注意力。感觉统合训练(如平衡木、跳床)可改善前庭觉调节能力。

五、家校协同:构建支持网络

学校干预: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(IEP),包括座位调整、任务分解、延长答题时间等。教师采用简短明确指令,配合可视化课程表减少认知负荷。

家长培训:通过专业机构学习行为管理技巧,如使用“家庭行为日记”记录进步,定期与治疗团队沟通调整方案。避免过度关注问题行为,强化合作与自主性。


推荐专家

孙迁

副主任医师

出诊时间:
周一至周六8:00-17:30

关注微信,及时了解医院信息,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

健康一个孩子
幸福一个家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