确定孩子是否为多动症,需结合症状表现、功能影响、持续时长及专业评估综合判断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观察核心症状
注意力不集中:孩子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任务,易分心,常遗漏细节或犯粗心错误。例如,写作业时频繁走神,听讲不专心导致信息接收不全,经常丢三落四或忘记日常安排。
多动行为:与年龄不相称的过度活动,如坐立不安、手脚小动作多,难以安静就座。在教室或公共场合频繁起身、擅自离开座位,甚至不停奔跑、攀爬,动作目的性差且难以听从指令停止。
冲动行为:做事前缺乏思考,难以等待轮换,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。例如,抢答问题、插队、打断他人谈话,购物时易冲动消费,缺乏耐心排队。
二、评估功能影响
多动症症状需显著影响孩子的学习、社交或日常生活功能。例如,因注意力缺陷导致学习效率低下,成绩波动大;因冲动行为引发社交冲突,难以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;因多动难以完成家务或遵守规则,影响家庭生活秩序。
三、确认症状持续时长与场景一致性
核心症状需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,且在家庭、学校、社交等至少两个不同场景中均显著存在。若仅在特定场景(如课堂上)出现多动,可能与环境适应或兴趣不足相关,而非真正的多动症。
四、寻求专业评估
若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,应及时前往儿科、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。医生会通过行为观察、心理测验(如注意力测验、智力测验)、神经生理检测(如脑电图)及标准化评估工具(如康纳斯量表、SNAP-IV量表)进行综合判断,排除焦虑障碍、学习障碍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类似表现疾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