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会对其社交、学习和心理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。不过,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,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语言能力,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实用的训练方式。
创造丰富语言环境
孩子学习语言,环境是关键。家长要成为“话痨”,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和孩子交流。比如在吃饭时,描述食物的颜色、味道和口感,“这个胡萝卜是橙色的,吃起来甜甜的、脆脆的”;带孩子出门散步,看到花草树木就说“看,那边有五颜六色的花朵,还有高大的树木”。还可以给孩子读绘本、讲故事,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激发说话的欲望。同时,播放儿歌、童谣,让孩子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。
开展呼吸训练
正确的呼吸是清晰发音的基础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、吹蜡烛、吹纸条等游戏。比如吹泡泡时,引导孩子深吸气,然后慢慢呼气,让泡泡吹得又大又多;吹蜡烛时,让孩子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吹灭蜡烛,感受气息的控制。通过这些游戏,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,为发音做好准备。
进行发音训练
从简单的元音开始,如“a、o、e”,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口型和发音,反复练习。等孩子熟练掌握元音后,再逐渐引入辅音,如“b、p、m”,组成简单的音节,如“ba、pa、ma”。还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,让孩子将发音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,加深记忆。例如,拿出苹果的图片,教孩子发“ping guo”的音。
鼓励表达需求
当孩子有需求时,不要立刻满足他们,而是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。比如孩子指着水杯想要喝水,家长可以问:“宝宝,你想要什么呀?告诉妈妈。”如果孩子说不出来,家长可以示范说“喝水”,然后鼓励孩子模仿。当孩子成功表达后,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,如“宝宝真棒,会说喝水啦!”增强孩子说话的自信心和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