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行为发育科

抽动症

近期发布!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李怀宁:儿童抽动症轻微表现有哪些

儿童抽动症(抽动障碍)在轻微阶段常表现为不自主、重复且无目的的小动作或发声,症状可能短暂出现后自行缓解,但易因压力、疲劳或情绪波动反复。以下是轻微表现的常见类型及特点:

一、运动性抽动(轻微阶段)

面部肌肉抽动

眨眼:频繁无意识眨眼,可能被误认为眼疲劳或过敏,但无眼部红肿、分泌物等伴随症状。

皱眉、挤眼:面部肌肉短暂收缩,形成皱眉或挤眼动作,持续数秒后消失。

咧嘴、撅嘴:嘴角向一侧牵拉或撅起,可能伴随短暂闭唇动作。

耸鼻:鼻翼轻微抽动,可能伴随短暂呼吸暂停。

头部及颈部抽动

点头、摇头:头部快速上下或左右摆动,幅度较小,易被忽视。

转头:颈部肌肉收缩导致头部突然转向一侧,可能伴随短暂颈部僵硬感。

耸肩:单侧或双侧肩部轻微上抬,持续1-2秒后放松。

四肢抽动

手指抽动:手指快速屈伸或抖动,可能伴随握拳-松开动作。

手腕旋转:手腕轻微内旋或外旋,动作幅度小且不规律。

踢腿:单侧腿部短暂抬起或抖动,可能伴随脚尖点地动作。

近期发布!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李怀宁:儿童抽动症轻微表现有哪些

二、发声性抽动(轻微阶段)

清嗓声:频繁发出“咳咳”“嗯”等清嗓音,无咽喉疼痛或分泌物增多。

吸鼻声:鼻腔快速吸气,可能伴随短暂闭口动作。

短促咳嗽:单次或连续2-3次的短促咳嗽,无痰液或呼吸困难。

动物叫声:模仿鸟鸣、狗叫等简单声音,但频率较低且不持续。

三、症状特点与识别要点

间歇性发作:症状在紧张、疲劳或情绪波动时加重,放松或睡眠时消失。

可短暂控制:儿童可能通过转移注意力(如玩游戏、看电视)暂时抑制抽动,但无法长期控制。

无器质性病变:检查(如脑电图、头颅MRI)通常无异常,排除癫痫、脑炎等疾病。

影响社交:轻微抽动可能因被同伴模仿或嘲笑导致儿童自卑,但功能损害较轻。

四、家长应对建议

避免过度关注:家长若频繁提醒或批评,可能加重症状,建议以平和态度对待。

减少压力源:避免过度要求学业成绩,保证充足睡眠和户外活动时间。

记录症状规律:记录抽动发作的时间、频率及触发因素,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。

及时就医评估: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影响学习生活,需到儿童神经科或心理科就诊,排除其他疾病后制定干预方案。

轻微抽动症通过心理支持、行为调整及家庭环境优化,多数儿童症状可逐渐缓解,家长需保持耐心并避免过度焦虑。


推荐专家

孙迁

副主任医师

出诊时间:
周一至周六8:00-17:30

关注微信,及时了解医院信息,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

健康一个孩子
幸福一个家庭